3月25日上午,西北政法大学李明教授应邀为2024级哲学专业学生作了题为《孔门政治观的文本诠释——以<为政篇>为中心》的学术讲座。讲座由哲学系杨普春副教授主持。
首先,李明结合古今代表性的《论语》注本中对《为政篇》解读及其在全书的重要地位,指出本篇是研究孔门政治观的关键文本,并具体揭示孔门政治思想具有富民教民(为政之基)、修身德化(为政之道)、诚敬笃信(为政之本)、正名尽职(为政之要)、礼让恤民(为政之法)、礼乐诗书(为政之教)等六个方面的内容。其次,揭示孔门政治思想涉及其他重要问题,尤其是孔门之道与先王之道具有的内在一贯性。再次,通过对孔门仁政礼治的德治模式与法家政令刑罚的法治模式的比较,揭示孔门的仁政礼治模式强调道德感化和礼制规范,注重培养民众的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,具有长远的治理效果;而法家的政令刑罚模式则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,具有短期的治理效果。
本次讲座,采取了古今贯通、史论结合的诠释方法,以比较会通的问题视域和深入浅出的讲授,有助于引导学生同情理解孔门政治智慧,反思其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。(政法学院 文/杨普春 审核/张波)